一打開,是可愛的小風扇呢!
前兩天(星期四)為新劇本「俠影長洲」作資料搜集,與攝影師老友Carlo冒著大雷雨再訪長洲。今次再拜訪長洲攝影學會主席江Sir,又碰上主理太平清醮飄色的巧匠芬叔,可說喜出望外!
剛過去的太平清醮,既是佛誕,又是發生5.12四川八級大地震的國災日,令人記憶猶新!那日認識了江Sir,亦由一席夜茶閒談中,誘發了我對長洲的興趣。
上圖的「平安包風扇」,就是當時叫了兩枝啤酒所得的贈品。
回家之後的幾天,被地震新聞牽扯住注意力外,亦開始搜集長洲相關史料。
今次長洲史料搜集,比之二千年時為劇本「龍舟仔」搜集大澳歷史艱難了點。當時參考書刊中,其中一本,乃大澳居民黃惠琼為大澳發掘與整理史料所出版的《大澳水鄉的變遷》,內含的人情掌故,助力甚大。
這次找到的長洲資料,都只是作旅遊推廣的多。所以唯有再入長洲訪問其居民了。
冒雨來到長洲時,幸好雲散雨止。
茶樓內與江Sir再聚。他告知了我不少長洲事情和攝影心得,更親自帶領我們到北帝廟、武館、朱氏家祠、新興街街坊會、市政大廈頂層等地實地考察。
關公忠義亭公園栽種了十多棵櫻花樹,是他79年由台灣帶回來的櫻花樹苗茁莊長成的。廿九年過去,如今每年三月初春,開得櫻花燦爛,已成為香港一個新景點!
漫遊力倦後在一茶餐廳稍竭,巧遇已退休的飄色製作師父芬叔。
芬叔精神飽滿,看來六十多歲,卻原來年逾82!我抓緊機會細問飄色製作種種……他和藹親和,暢言製作上之巧妙外,更首重作為飄色「色芯」的孩子之安全。
席間還有一位吳大叔,其手上的電子手帳、USB記憶棒,與時並進得很,都令我對鄉村的老人家改觀!
兩次訪問長洲,除了熱鬧節慶,體味最深的,是長洲居民的鄰里親近,可說全島村民互相相識,人情味濃厚。
香港還有其他離島,但由於人口較稀少,比之長洲靜中帶旺的小島風情,卻有所不及了。

1 則留言:
Gomen kudasai.
張貼留言